数字化安全
迎面而來的動物,竟錯覺是白色長臂猿。
不過美國各大主流媒體仍對此消息採取冷處理,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《紐約時報》以及《華爾街日報》把重點放在社群平台封殺《紐郵》的爆料上,《華盛頓郵報》主打此爆料策劃者是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與川普前愛將、前白宮首席策士巴農以及爆料內容除約見面外了無新意,至於與川普關係最差的《CNN》則完全沒有相關報導。信件內容包括韓特向中國香港富豪葉簡明(Ye Jianming)收取1000萬美元「年費」,並將獲得葉簡明「中國華信」(CEFC China Energy)20%的股權。
紐約郵報在社論中寫說,「臉書和推特不是媒體平台,而是宣傳機器」,並且針對「主流媒體與社群網路操弄選舉的控訴」,也因此以超乎原報導聲量的方式,這樣的說法在川普支持者中迅速擴散。長期關注美國的資深媒體人范琪斐就在臉書上指出,《紐郵》是個風評很差的報紙,維基百科更直指它是個八卦報,最有名的就是「page six」專寫名人八卦跟醜聞。《CNBC》報導,以前社群平台會因為對這類疑似「假新聞」的內容反應太慢而遭到抨擊,然而這次2個平台都快速反應,卻也還是被批評。烏克蘭後再爆中國,《紐郵》可信度意外成新戰場 「越挫越勇」的《紐郵》15日再轉載第2封電子信件,其中顯示韓特與中國最大的私營能源公司進行了有利可圖的交易,他甚至形容該筆交易「我和我的家人很感興趣」《大紀元》報導,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(Mitch McConnell)表示,屏蔽《紐約郵報》「應受譴責」,因為在美國不應有「言論(審查)警察」。
更有多次報導不實資訊、被告的紀錄,他們的報導如果沒有其他大媒體也報,自己通常打個很大的問號。不過此消息因為可信度存疑,被《華盛頓郵報》打臉反駁,包括臉書、推特等社群平台都採取做法,降低此消息的觸及率、甚至將轉貼分享新聞的帳號停權,讓川普陣營極為不滿,引發一場大選外的「訊息戰」。若發現自己感染病毒,則可以匿名舉報。
在該應用程序中,民眾隱私受到嚴格保護。「抱樹」與「睡戶外」的民眾,比往年還多。Photo Credit: 英語島 芬蘭無力、絕望的年輕世代 對許多青少年來說,獲得暑期短期工作可能是過渡至未來職業生涯必不可缺少的一環,但由於covid-19疫情肆虐,許多工作機會被取消,青少年面臨比以往更嚴峻的就業市場。根據調查顯示,在瑞典55-64歲的人中有78%從事工作。
然而,政府這項提議卻引起左右派政權以及民眾廣泛討論與糾紛。目前芬蘭各地商家進貨與供貨情形比以往緩慢,有的甚至有長期缺貨的現象。
然而,年輕失業者也需要工作機會,如何兩全其美著實考驗執政團隊智慧。其實這些監測互助概念早在疫情爆發期間就提出,但在當時卻遭民眾質疑並撻伐認為侵犯個人隱私,時空轉換至今卻成了芬蘭民眾的防疫利器。文:陳煥雅 失業金給還是不給,芬蘭政府兩難 芬蘭總理桑娜・馬林(Sd.社會民主黨)所領導的行政團隊正面臨緊要關頭,政府該如何制定提振芬蘭經濟以及改善失業的廣泛方針,日前財務部建議取消「退休金管道」(Eläkeputki),這也是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能改善就業和公共財政的關鍵方案。就業暨經濟部也估計,失業人數充其量比疫情前增加10,000人。
Photo Credit: 英語島 從抗拒到接受,人民開始依賴科技防疫 而芬蘭政府的防疫政策也有所轉變,鼓勵民眾在公共場合、密閉空間多使用口罩防疫,讓戴口罩的民眾增加許多,此外總理馬林亦施行提供免費口罩給窮人使用的政策,除了保障人民平等外,同時也希望減少防疫漏洞。目前看來新冠疫情危機仍未解除,各國仍在為「第二波」疫情做準備。此外,美國局勢的惡化可能導致國際需求凍結,連帶打擊行業需求與芬蘭的就業機會。」這早已不是秘密,許多愛好大自然的芬蘭人都知道,在大自然待上10分鐘就可以降低你的血壓,20分鐘後心情會好轉,60分鐘後注意力就會增加。
在過去的20年中,至少工作了五年。就業市場實際上並沒有崩潰,因為放無薪假仍然是無薪假而並非裁員,肺炎疫情爆發時政府所擔心的「從無薪假惡化至裁員」的危機並未發生。
退休金管道(Eläkeputki)相關參加資格 Photo Credit: 英語島 失業勞工的出生年份,目前法規如下: 1950年以前出生,不在此限,可直接享有參與退休金管道的權利。據芬蘭就業暨經濟部稱,目前被迫離開工作的人數從為數最多時期的17萬人,下降至如今的9萬人。
疫情肆虐,重擊芬蘭就業機會 在新冠肺炎危機中,芬蘭被迫放無薪假的人數遠比2008-2009年發生的嚴重金融風暴高出許多倍,但就業市場好轉的也十分快速,失業人數從最黑暗艱難的時刻迅速下降至幾乎只剩一半。新冠肺炎期間無法與他人擁抱的缺憾,都在走進森林湖泊,擁抱樹木後得到療癒。」心理層面再加上經濟層面的影響,很容易使年輕人變得更加絕望,加劇社會的不平等感,芬蘭是否因此誕生「失落的年輕世代」?我認為是一個值得探討關心的議題。截至目前為止,受害者一直是以女性就業為主的服務業,而下一波可能打擊來自男性就業主導的行業,預期將會在秋天產生影響。「擁抱樹木,能啟動身體所有的感官,體驗到永恆的生命鏈的一部分,增進對於人的支持感,並且有助於提高自我意識。在政府看來,砍了退休金管道,可大幅減少政府支出,但對職場上面臨年齡歧視而失去就業機會的勞動者而言,若少了額外增加的失業津貼補助將會造成退休生活更多的困難,無疑是間接鼓勵年齡歧視並讓年長失業者雪上加霜。
許多青少年背負沉重學貸,再加上無預警的失業,政府補助措施未能及時跟上,讓他們感受到因為貧窮而被社會排斥在外的無力感。由芬蘭國家衛生和福利研究所(THL)所設計開發的covid-19追蹤手機應用程式——Koronavilkku,在九月初甫推出,其下載率就遠遠超過預期,僅一天之內就完成一百萬個下載率(幾乎是每5人中就有1人下載),超前達標政府預估須耗時一個月所完成的下載量,顯示民眾相當關心疫情。
1950-1954年出生,在領滿失業救濟基本津貼500天前,須滿59歲。根據該應用程式的設計,如果自己暴露于冠狀病毒中,可以馬上獲取信息。
例如,如果一名1960年出生的勞工,在500天失業救濟期結束之前的2021年年滿61歲,則有權再享有額外天數的失業救濟津貼。當你在大自然裡待上兩個小時,身體的防禦機制便能自動恢復。
根據東芬蘭大學講師研究員Sanna Aaltonen在今年六月疫情間所進行的研究調查顯示,與去年同期的就業市場相比,竟多出55,000名年輕人面臨失業的窘境。1957年出生及以後出生,在領滿失業救濟基本津貼500天前,須滿61歲由芬蘭國家衛生和福利研究所(THL)所設計開發的covid-19追蹤手機應用程式——Koronavilkku,在九月初甫推出,其下載率就遠遠超過預期,僅一天之內就完成一百萬個下載率(幾乎是每5人中就有1人下載),超前達標政府預估須耗時一個月所完成的下載量,顯示民眾相當關心疫情。根據該應用程式的設計,如果自己暴露于冠狀病毒中,可以馬上獲取信息。
在政府看來,砍了退休金管道,可大幅減少政府支出,但對職場上面臨年齡歧視而失去就業機會的勞動者而言,若少了額外增加的失業津貼補助將會造成退休生活更多的困難,無疑是間接鼓勵年齡歧視並讓年長失業者雪上加霜。就業市場實際上並沒有崩潰,因為放無薪假仍然是無薪假而並非裁員,肺炎疫情爆發時政府所擔心的「從無薪假惡化至裁員」的危機並未發生。
然而,年輕失業者也需要工作機會,如何兩全其美著實考驗執政團隊智慧。」心理層面再加上經濟層面的影響,很容易使年輕人變得更加絕望,加劇社會的不平等感,芬蘭是否因此誕生「失落的年輕世代」?我認為是一個值得探討關心的議題。
據芬蘭就業暨經濟部稱,目前被迫離開工作的人數從為數最多時期的17萬人,下降至如今的9萬人。此外,美國局勢的惡化可能導致國際需求凍結,連帶打擊行業需求與芬蘭的就業機會。
目前看來新冠疫情危機仍未解除,各國仍在為「第二波」疫情做準備。然而,政府這項提議卻引起左右派政權以及民眾廣泛討論與糾紛。「擁抱樹木,能啟動身體所有的感官,體驗到永恆的生命鏈的一部分,增進對於人的支持感,並且有助於提高自我意識。春季為期兩個半月的社交隔離期,把芬蘭人民給悶壞了,因此整個暑假期間人民防疫心態大鬆懈,芬蘭人在國內四處旅行,許多人舉辦慶祝聚會也擁抱大自然,雖然感染人數因此增加,但無疑是芬蘭人身心靈解放與修復的必要之惡。
Photo Credit: 英語島 從抗拒到接受,人民開始依賴科技防疫 而芬蘭政府的防疫政策也有所轉變,鼓勵民眾在公共場合、密閉空間多使用口罩防疫,讓戴口罩的民眾增加許多,此外總理馬林亦施行提供免費口罩給窮人使用的政策,除了保障人民平等外,同時也希望減少防疫漏洞。例如,如果一名1960年出生的勞工,在500天失業救濟期結束之前的2021年年滿61歲,則有權再享有額外天數的失業救濟津貼。
在該應用程序中,民眾隱私受到嚴格保護。若發現自己感染病毒,則可以匿名舉報。
在過去的20年中,至少工作了五年。「為什麼在芬蘭,年過50歲之後喪失工作機會的比例比瑞典來得高? 」,這之中潛藏不少雇主對於年長工作者的歧視問題。
最新留言